home image home image

緣起

魯傳鼎教授,曾任本校國貿系第四任系主任及國貿所第一任所長,為使學生瞭解國際間通行貨幣,提高國際金融與貨幣制度之研究興趣,於民國55年秋籌設「貨幣博物館」,分函各國中央銀行,說明籌設貨幣博物館之構想,陸續獲得各國中央銀行支持,紛紛寄送貨幣樣張,並獲得國內外貨幣收藏人士及本校師生熱烈回應,持續贊助入藏各類貨幣。

「貨幣博物館」於民國56年5月20日本校校慶正式成立,原館址位於紅樓(時為教育部辦公室,民國77年拆除)二樓兩間特別教室。民國58年春因藏品漸增,又增撥教室一間,館藏內容包括各國不同年代鑄造流通之錢幣、紙幣樣本以及中國各朝代之古錢及拓片,至此漸成規模。

由交接清單及藏品目錄,應可推測貨幣博物館存續時間為民國56年至77年,紅樓拆除後,即由國貿系保管至今。

民國111年6月21日,時任郭明政校長視察達賢圖書館特藏中心時表示校友芶壽生老師慷慨資助,擬以專款辦理此批貨幣文物典藏,並責成圖書館執行,改名為「魯傳鼎貨幣陳列廳」。民國111年6月30日圖書館與國貿系辦理藏品點收移交,並著手籌劃此批文物之修護、保存及展示,俾活化此批貨幣文物,豐富本館特藏館藏,與全校師生共享成果。

zigzag shape

展品概述

貨幣在人類社會中作為交易媒介存在,若少了貨幣,人類便只能進行以物易物這種缺乏效率及明確價值界定的交易方式。貨幣除交易媒介的功能外,往往也象徵著國家元首、君主的統治正當性,或是一個社會、民族的共同精神。這正好說明貨幣的兩面,為何一面標示面額,另一面則以國家元首、偉人、國花、國徽或其他象徵物作為紋樣。而國家可能面臨政權及朝代更迭,或是新元首上任等重大改變,每當這些改變發生,貨幣的紋樣往往也會隨之更動,更甚是當國家或政權消亡時,其使用的貨幣也可能跟著消失於歷史洪流中。

本校「貨幣博物館」(Money Museum)於1967年5月校慶正式成立,成立期間廣泛蒐羅各國貨幣入藏,直至1988年貨幣博物館所在的紅樓拆除而結束。

「貨幣博物館」拆除至今已35年,世界局勢經歷劇烈變化,如東、西德統一、蘇聯瓦解、香港回歸、南斯拉夫內戰分裂、歐盟成立等大事件。如今,博物館典藏的許多藏品早已是不再發行、流通的貨幣,但每一枚錢幣、每一件紙鈔都是歷史的印記,其背後的紋樣及肖像都是一個國家或一個政權的見證。

本次特展展出原「貨幣博物館」於1967-1988年間所藏各國貨幣,並帶領參觀者認識貨幣紋樣所代表的意義,以及貨幣發行的時代背景,從中一窺各國歷史及局勢的「幣經之路」。

中國古代錢幣拓片圖

「貨幣博物館」(Money Museum)展示之清代及民國初年之銅、銀幣錢幣拓片。 錢幣若是典藏環境條件不佳,紋樣將會隨著時間磨損,以致難以辨識,因此以拓片的方式將其紋樣保留下來,是過去沒有掃描及攝影等數位化技術時,常見的紀錄方法。 清代不同時期銅幣除了有年號的不同,各地鑄造局所鑄之錢幣版式也會有些微差異,本批拓片也將兩個地方鑄造的銅幣紋樣並列展示,供參觀者對照異同之處。


註:「拓片」是指用染料將硬表面上的文字圖符複製到輕易、便於攜帶的紙張上的技藝,也指用從鑄刻物上拓印出文字和圖案的墨本。(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中國古代
錢幣拓片圖

zigzag shape

幣經之路貨幣地圖
(白色區塊點選可互動)

加拿大 美國 墨西哥 瓜地馬拉 厄瓜多 秘魯 法屬玻里尼西亞 智利 南非 肯亞 迦納 奈及利亞 烏干達 馬達加斯加 敘利亞 伊拉克 科威特 黎巴嫩 以色列 約旦 沙烏地阿拉伯 印度 緬甸 泰國 越南 馬來西亞 新加坡 台灣 香港 菲律賓 汶萊 印度尼西亞 澳洲 紐西蘭 日本 韓國 蘇聯 中國 伊朗 土耳其 埃及 賽普勒斯 希臘 西班牙 葡萄牙 義大利 法國 維德角共和國 保加利亞 南斯拉夫 匈牙利 奧地利 瑞士 捷克斯洛伐克 盧森堡 英國 荷蘭 丹麥 挪威 德國 波蘭 瑞典 芬蘭
triangle sha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