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8(五)-2025/2/27(四)
週一-週五 09:00-17:00
達賢圖書館2F特藏中心
主辦單位: 國立政治大學圖書館
合作單位: 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
臺灣現代國文教育的基礎,深深植根於1949年國共內戰後渡臺的學者,與日治時期受漢學教育啟蒙的臺灣學者的共同努力。這些學者,如臺灣大學的臺靜農教授、臺灣師範大學的潘重規教授等,先後於臺灣的大專院校設立中文系,並不斷培育學子,薪火相傳,持續推動學術研究與傳統文化的傳承。
1954年,國立政治大學在臺復校,兩年後增設中國文學學系,是政大中國文學系在臺創設之始,而首任系主任正是本次展覽主角—高明教授。他是戰後來臺的第一代國學宗師之一,除在國立政治大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文化大學、輔仁大學等校授課外,高明教授還長期擔任國立編譯館教科書編輯委員,對推廣國學教育有著深遠的影響。
「我寫的這些文章,可以說都是為了傳播中國文化的種子,種子傳播下去,我相信將來總有發芽、茁壯的時候。中華文化總有復興的一天。」——〈栖栖環轍心,汲汲傳薪意〉,《文訊》第20期,頁260。
本次展覽以高明教授的學術與教育生涯為主軸,呈現他與國立政治大學及國學研究的深厚連結,並探索其對臺灣文化傳承與國學發展的重大貢獻。
圖片/國立東南大學校門(出處:东南大学报,2012-06-02,第1190期)
高明教授,幼名同甲,入學後自更名為明,字仲華,江蘇高郵人。出生於清宣統元年閏二月十六日(1909年4月6日)。他的父親雲軒公(名哲)是清代的秀才,精通曆算,曾任運河水利專門學校學監,兼授數學;兄長孟起(名超)畢業於南京高等師範學校,擅長辭章。
高明先生自幼承襲家學,四歲時便入塾學習,從茅鍾麒先生開始識字,學習《四書》。六歲轉從謝韞山先生學習古文,研讀《五經》,並在父親的指導下學習算術。謝韞山先生治學嚴謹,為高明奠定了深厚的國學基礎。九歲時,高明進入高郵縣立第一高級小學,十三歲時考入南京鍾英中學,並在俞采丞先生的引導下勤勉自學,常居同學之首。
1925年考入國立東南大學(國立中央大學前身),雖有意修習數學,卻因父命選擇中文系,開始跟隨李審言先生、姚仲實先生、王伯沆先生等名家學習文學與理學,跟隨黃季剛先生學習經學和小學,受黃季剛青睞,收於門下,黃先生對高明寄予厚望,贈號「淮海少年」,引北宋詩人陳師道〈九日寄秦覯〉中的「淮海少年天下士」之典,期望他成為天下士。1930年,順利畢業於國立中央大學,為其日後的國學研究與教育生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圖片/高明教授教學照
大學畢業後,首先在江蘇省立松江中學任教。次年春天,他前往東北任教,正逢「九一八事變」爆發,這使他深刻認識到國防問題的緊迫性,開始專注於國防問題的研究並轉寫文章發表,這些文章受到江蘇省政府主席陳果夫等人賞識,並被任命為保安處主任秘書,時年僅二十六歲。抗戰時期積極投入中國國民黨黨務工作,矢志救國。
1949年國民政府遷臺,受聘為臺灣省立師範學院(臺灣師範大學前身)國文系教授,同時,亦為國防部編撰各軍校通用的國文教材,並受教育部委託,編纂國文的標準教材,開始在學術界發揮影響力。1956年,主導設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並招收臺灣首批文學博士班研究生,開臺灣文學博士教育之先河。同年,應陳大齊校長之邀,擔任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系主任,1959年轉任政大教務長,整頓校內行政紀律與考試風氣。
1974年高明年滿65歲,依新大學法規定達退休年齡,因此無法繼續擔任公立大學學術行政職務,然而,他仍繼續於政大、師大、文大等校兼任教職,絲毫不懈怠,鞠躬盡瘁地傳授學識,展現了他對教育與國學的無限熱忱與奉獻。
高明與政治大學的淵源始於1940年(民國29年),受時任代理教育長陳果夫之邀,擔任政大前身-中央政治學校秘書一職。次年張道藩接任教育長,以高明教授兼通新舊文學,聘請擔任國文教席。
1948年(民國37年)國立禮樂館聘用高明教授,編纂《中華民國通禮草案》,完稿後,回任本校中文系。1949年(民國38年)國民政府遷臺,政大亦於1954年(民國43年)在臺復校,並於1956年(民國45年)復設中文系,高明教授獲陳大齊校長聘為復校後首任中文系主任。1959(民國48年)劉季洪校長接掌政大後,任文學院院長及教務長。1964年(民國53年)任中文研究所所長。
1974年(民國63年)年滿65歲的高明雖屆齡退休,仍於本校任教,持續作育英才,絃歌不輟。
是什麼力量讓高教授在教師的崗位上堅持不懈?高教授於〈半個世紀的教師生活〉一文中寫到:「我是一個『不知老之將至』的人,我對於中華文化是抱著一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心情的人。……我得之於學生的實在是太多太多了,這便是使我愛好教師生活至今不衰的最大力量!」
圖片:高明教授與學生於政大教室合影。高明幼時受中國傳統之私塾教育,後就讀國立東南大學(今國立中央大學)中文系。當時名師雲集,高明從姚孟塤先生治周易、王伯沆先生治四書、姚仲實先生治古文、李審言先生治駢文。
北伐完成後,國民政府定都南京,東南大學易名中央大學。此時高明又隨黃季剛先生習經學及聲韻、訓詁之學,隨汪旭初先生習文字學,隨王伯沆先生習詩、古文,隨吳瞿安先生習詞、曲,隨胡小石先生習古文字學,隨汪辟疆先生習目錄、版本、校勘之學。更獲季剛先生青睞,收為入門弟子,成為章太炎、黃季剛「章黃學派」之傳人。
受到如此嚴謹而扎實的國學教育,高明便以此為基礎,確立一生「傳道、授業、解惑」,傳承中國文化之職志。除了在大學系所任教外,更長期受聘於國立編譯館,擔任教科書編審委員。先生著作等身,以學術文章居多,並兼有散文等其他文體。文章集結於《高明文輯》,共分上、中、下三冊。
圖片:《高明文輯》書影。高明教授1974年退休後,專心著述,兼從授業,為闡揚傳統文化奉獻畢生。
高明的著作累積總數字數約達三百萬字,內容廣泛,涵蓋多個學術領域。其作品包括文化學術總論、經學、孔學、語言文字學、目錄版本學、文學理論、文學史、修辭學及史傳,此外還涉足兵學與佛學等領域。經、史、子、集四部類無一不具。
除了學術論著外,高明教授還有許多文學創作,涵蓋了韻文與散文兩種體裁,並兼具文言與白話兩種語言風格。他涉獵領域之廣泛、創作之豐富,令人驚嘆,展現了他在文學與學術上的多元才能。
圖片:高明為自己的新作所寫的《自序》手稿。高明的學術淵源傳承自章太炎、黃季剛「章黃學派」一脈,為黃季剛先生之入門弟子。章黃學派延續清代樸學的傳統,研究範圍含括文字、訓詁、校勘、考據……等,為清代儒學之集大成。
高明與林尹、潘重規等諸位教授皆為黃季剛先生之高徒,亦是渡海來臺之第一代中文系教授,在各大學開枝散葉,作育無數英才,並創設國文研究所,招收博士研究生,使國學能在臺灣這一蕞爾小島上持續發揚光大。
先生亦重視國文教育之國際推廣,曾於1960年赴香港聯合書院中文系講學兩年,並於1972年赴新加坡南洋大學擔任中國語言文學客座教授一年。又曾於1972年獲韓國建國大學頒發榮譽文學博士學位,期間與韓國漢學界相往來,在日後仍保持聯繫。
1980年代後期兩岸重啟交流後,與親友故舊或其後人重新取得聯繫,留下不少魚雁往返的珍貴紀錄,並曾於1989年至香港參加香港大學主辦之「章太炎、黃季剛國際學術研討會」,除了與闊別數十載的家人重聚外,亦與同為黃季剛弟子之南京大學程千帆教授等大陸國學學者重逢,也收許多教育機構的學術研討會及擔任客座教授之邀約。
圖片:高明所寫之〈九月份參加與「中國文化」有關的四個集會的報告〉手稿。章黃學派,由章太炎、黃季剛二位國學大師開創。承繼清代樸學的治學方法,鑽研文字、訓詁、校勘、考據……等各門學問,深度及廣度兼備,為國學研究開展新的局面。
黃季剛(黃侃)師承清末民初樸學大師章太炎(章炳麟),擅長音韻訓詁,亦通文學,勤於治學,以「為學務精」、「宏通嚴謹」為己任。門下弟子眾多,皆一時俊彥,因兩岸分治而分隔兩地。移居臺灣者有高明、林尹、潘重規等,留居中國大陸者有陸宗達、黃焯、劉賾、程千帆、殷孟倫等。雖有地理隔閡,其門人仍在各自的崗位上努力,取得學術成就外,更在各大學任教,使章黃學派不斷開枝散葉,為傳承傳統中華文化而努力。
日後兩岸逐步開放通郵、通航,兩地的學者得以互通聲息,渡臺的學者亦能返鄉探親並與當地學者進行學術交流。香港大學更於1989年舉辦「章太炎、黃季剛國際學術研討會」,提供章黃學派的學者互相交流的平臺。
圖片:高明所寫之〈經學大義述〉手稿。本館於2013年獲得高明教授史料時,發現部分物件的保存狀況不盡理想。除了因年代久遠造成的自然老化之外,原始存放環境較為潮濕,也影響了紙質文物的保存。
本次特展挑選兩件大型手稿史料《成均圖》廣韻切語下字表、《》,委請國立臺灣圖書館圖書醫院之專業修復團隊進行修復。期望能藉由修復師專業的判斷與適切的修復,延續紙質文物壽命,嘉惠更多後世的研究者。
影片說明:國立臺灣圖書館圖書醫院團隊進行高明史料修復紀錄。國立政治大學聘任高明為教授[文號:穗(38)人聘字第一一號]。本件為高明教授於政大任教現存最早的聘書。 (惟民國38年底因國共內戰,造成校務中斷,至民國43年始在臺復校。另高明教授已於民國38年6月赴臺灣。故是否實際到任,仍有待日後進一步研究。)
高明赴香港聯合書院中文系講學,於政大留職停薪之證明文件。
高明與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師長及第三十屆畢業生合影。
國立政治大學聘任高明兼任中國文學系主任[文號:四十五政聘字第156號]。
國立政治大學聘任高明兼任中國文學研究所主任[文號:(57)政人兼字1754號]。
高明之國立政治大學教職員服務證明書[文號:六 政人字第○四九號]。
高明、政大中文系主任簡宗梧教授與學生於餐後合照。
國立編譯館《國中國文第二冊教科書》改編本初版底稿影本。
國立編譯館聘任高明為五年制師範專科學校國文科教科書編審委員會主任委員[文號:(六八)國教字第○九九號]。
高明所著〈治學方法講授大綱〉,從第一講對治學方法應有之認識開始,內容包括治學方法與治學成效、治學方法與治學目的等。
高明所著〈聲韻學講授大綱〉。第一章 聲論:聲韻學之名稱、研究聲韻學之途徑、廣韻與聲韻學。
〈國立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講義-版本學述要〉 分四大部分列點描述:版本學之發展、版本之沿革、辨版本法-、治版本學之門徑。
〈爾雅之作者及其撰作之時代〉。 分八大部份後結論:周公所制,後人所補說;孔子門徒所作說;子夏所作說;秦漢之間學者所纂說;漢人所作說;出於孔子刪詩之後說;出於毛公以後王莽以前說;出於毛公以後漢武帝以前說。
〈中華文化向海洋上的拓展-在海洋學院國學社演講辭〉 分五大節:中華文化的形成與演進、中華文化的傳入日本、中華文化與琉球的漢化、中華文化向南洋的發展、臺灣成為中華文化復興的基地。
〈談中國學的研究-在大韓民國中國學會演講辭〉 列出世界上研究中國學的四個趨向:據新資料來研究、用新方法來研究、採新觀點來研究、為新目的來研究,最後期許兩國學者可密切合作交流。
〈昭明文選緒論(或讀選導論)〉 分三講論點敘述:讀文選之旨趣(為何讀文選)、辨文選之義例(什麼是文選)、治文選之涂數(怎樣治文選)。
〈《元曲音韻考》研究計劃要點〉 分為研究之目的、研究之步驟、研究之方法三點。
〈述懷錄〉 概述自己的從就學至入仕一生經歷,並論及其陸續建立數間中文系及研究所,另列出自己的數個著作,最後表示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之志。
〈東大雜憶〉 提及其在國立東南大學從三位先生問學之回憶:姚明輝先生、姚仲實先生、王伯沆先生。
前總統蔣經國對高明著作《高明文輯》的回饋。
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程千帆寫與高明之書信。內文提及高明所贈之文集已交古典文獻研究所珍藏,並邀請高明及潘石禪參加該年於南京舉行之國際會議。最後提及自己年老體衰。
香港浸會學院寫與高明之書信。香港浸會學院將舉辦「中國聲韻學國際學術研討會」邀請高明參與。
陳立夫伉儷誠邀高明伉儷光臨其在國立歷史博物館之書畫著作展,及表壽辰將到收摯友贈言之喜悅。
本件為徐永明女士寫與高明先生之書信。講述其父徐澄宇(徐英)教授幾十年未能與老友相聚之憾,誠摯邀請高明若回大陸探親時到府上坐坐。
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潘重規教授所寫《黃侃傳》影本,簡介黃侃一生及其著作,請高明削正。
武漢大學中文系王慶元教授所寫〈黃季剛先生評傳〉之部分內容,介紹其生平、學術成就等。
高明所寫〈婺源潘石禪先生重規七十壽序〉,談述兩人間的交情及祝賀其七十壽辰之情。
高明所寫〈景伊詩鈔序〉,談到陳新雄為高明之同門林尹(林景伊)之弟子,在為林尹整理遺稿時,得詩若干首因此請高明為此寫序。
南京大學中文系程千帆教授寫與高明之書信。講述兩人一別數十年,更新近況,並希望在來年香港舉辦的黃季剛先生學術研討會能重逢。
北京師範大學王寧教授寫與高明之書信。內容提及出版之《訓詁學的知識與應用》並介紹幾位陸穎民(陸宗達)先生、黃耀先(黃焯)先生的研究門生(丁忱等人)。信末提及希望同門師兄弟能有機會與高明及潘石禪見面,並關心高明近況。
馥屏所作〈國學大師章太炎的師徒三代:從黃季剛說到劉博平〉,講述國學大師章太炎與其後兩代師徒黃季剛、劉博平之事蹟。
本件為王力所著〈黃侃古音學述評〉,收錄於《大公報在港復刊三十周年紀念文集》。敘述、分析、評論黃侃的古音學說。
成均圖為高明手繪之大型授課用海報,講授聲韻學課程時使用。均,讀作ㄩㄣˋ,為「韻」之古字。成均圖為章黃學派獨有之教用圖表,高明之師祖章太炎融會清代學者對古韻的研究成果,並調查各韻部之間的遠近關係,把古韻部製成此圖,用以解釋文字通轉的現象。
廣韻切語下字表,依陰陽、平聲韻類、上聲韻類、去聲韻類平上去聲韻值、入聲韻類、入聲韻值、切語下字、呼別、等列作分類比較。為高明教授手寫之大型授課用海報,並有紅筆註記及受潮後紅色墨水暈開痕跡,別具時代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