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介紹

七等生

1939 -

本名劉武雄,苗栗縣通霄鎮人,為1960年代臺灣現代主義文學的代表作家。

七等生的小說以獨特的創作方式表現,其創作形式之隱晦與主題之怪異,一直是臺灣文壇的異數,擅長使用散文小說的體裁,使隱遁小角色做為抗議臺灣社會總體壓力的象徵,也呈現極其頹廢的寓言形式,曾與尉天驄等友人創辦「文學季刊」,後因文學觀點的歧異,自第五期後退出,同時也離開了臺北,長居通霄海邊,極少在文藝活動中露臉。

子于

1920 - 1989

本名傅禺,遼寧開原人,長春工業大學礦冶系畢業,曾任職於本溪煤礦。

於1963年開始有創作紀錄,創作文類以小說為主,兼及散文。作品表現上,則以生活的時代為觀察對象,作品觸及範圍廣泛,諸如人與人之間的觀念隔絕、不相溝通的微妙狀態與人生的無可奈何,皆能自然呈現,語言明潔精鍊,明快中帶俏皮,富北國風味;作品從人性出發,又受日文教育影響,文學觀具有自然主義傾向。

王拓

1944 - 2016

原名王紘久,基隆市八斗子人。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畢業,政治大學中文系碩士。曾任政治大學、光武工專講師,1980年因美麗島事件被捕入獄,出獄後任《文季》文學雙月刊雜誌總編輯、《人間》雜誌社社長。為臺灣鄉土文學作家、政治受難者與政治人物。

創作文類有論述、小說及兒童文學。王拓於1976年出版第一本小說集《金水嬸》,後因「美麗島事件」入獄,在獄中完成生平第一部長篇《牛肚港的故事》,七○年代末期鄉土文學論戰期間,不僅小說成為論戰焦點,王拓自身也發表多篇文章參與論戰。發表於1977年的《是“現實主義”文學,不是“鄉土文學”》和《二十世紀臺灣發展的動向》,是當年鄉土文學論戰中的兩篇重要論文。

王禎和

1940 - 1990

花蓮人,以人物刻劃及語言精準、創新的寫作特點於文壇上發光發熱,其主要作品有:《玫瑰玫瑰我愛你》、《人生歌王》、《美人圖》、《嫁妝一牛車》。

創作態度開放、喜歡實驗,寫作風格採用西方現代小說、戲劇、電影的技巧,並揉合各種主義、前衛的技術與臺灣鄉土材料,既鄉土,又現代,是鄉土文學論戰以來,認為「鄉土」、「現代」必然對立的反證;可以說是現代主義搖籃中搖出來的鄉土文學作家。他的小說雖然絕大多數以鄉土人物為題材,但卻大量使用現代主義(如意識流、內在獨白、語言的扭曲等等),甚至於後現代主義的手法。善用嘲弄式的語言,描繪小人物進退兩難的困境,用冷酷的筆調讓人物作醜態百出的表演。

施叔青

1945 -

彰化鹿港人。畢業於淡江大學法文系,美國紐約市立大學戲劇碩士。十七歲時以處女作《壁虎》登上文壇,創作文類以小說為主,兼及論述、散文和傳記,她的書寫一貫地以女性,且是底層的女性為主角。寫作之余從事京劇、歌仔戲研究,曾任教於政大及淡江。一九七七年赴香港任職香港藝術中心亞洲節目部策劃主任,曾任東華大學駐校作家。著有《愫細怨》、《維多利亞俱樂部》、香港三部曲(《她名叫蝴蝶》、《遍山洋紫荊》、《寂寞雲園》)、《微醺彩妝》、《枯木開花》、《兩個芙烈達·卡羅》、台灣三部曲(《行過洛津》、《風前塵埃》、《三世人》)等。作品有英、日、法文譯本。

唐文標

1936 - 1985

原名謝朝樞,廣東開平縣人。數學家、詩人,文學評論家。美國伊利諾大學數學博士。曾任教於美國加州大學沙加緬度分校,1972年來台,任台大數學系及政大應用數學系教授。性情率真,朋友每以「大俠」稱之,正是文如其人的最佳寫照。曾在1970年參加北美留學生的「保衛中國領土釣魚台行動委員會」,是積極的社會改革者。

1973年7月到9月間,唐文標陸續發表文章,抨擊現代詩的「舶來性」。首先是7月在《龍族詩刊》第九號發表〈什麼時代什麼地方什麼人--論傳統詩與現代詩〉;8月,在《文季》季刊第一期發表〈詩的沒落—香港臺灣新詩的歷史批判〉,同時在《中外文學》二卷三期發表〈僵斃的現代詩〉。這幾篇文章引起後續論爭,被稱為「現代詩論戰」或「唐文標事件」。

創作文類以論述、散文為主,兼及新詩、小說、戲劇及電影。文筆雄健鋒銳,廣受注目,後積極投入張愛玲小說研究。

黃春明

1935 -

宜蘭羅東人。為鄉土小說和現代主義的重要代表作家。早年從事臺灣鄉土小說的創作,近年則專注於兒童文學、兒童戲劇、以及社區總體營造的文化工作。作品多發表在尉天總主編「文學季刊」和「文學」,以及中國時報的「人間」副刊。

黃春明的小說,一方面反應現實,一方面也表現出時代的悲情,且深具鄉土氣,字裡行間也隱約地表達出對社會諸多不公平現象的不滿,所以「小孩」與「老人」向來是他小說敘事中最引人矚目的角色。黃春明的小說主題一向富有強烈地方色彩和濃厚文化意識,尤其特別著眼於社會底層小人物的命運,這就是黃春明純真本性的表露,他能透過文字,將這份本性以文字傳達,勾起讀者感動共鳴,也令讀者知恥反省,這即是黃春明文學的真髓。

王夢鷗

1907 - 2002

福建長樂人,筆名梁宗之。日本早稻田大學文學科研究所畢業。曾任教於廈門大學、日本廣島大學、重慶中央政治學校、政治大學、日本廣島大學。1946年曾任中央研究院總幹事。任教廈門大學期間,創作《生命之花》、《紅心草》、《燕市風沙錄》等話劇劇本。來臺後曾參與製作中央電影公司的影片,並兼任編劇委員。

王夢鷗學術領域涵蓋《禮記》、《文心雕龍》、唐人小說、唐詩、文學理論與美學等,創作文類以文藝理論、文學評論、劇本為主,畢生致力於文學創作、研究、翻譯與教育逾七十年,著作宏富,望重中外,為當今國際漢學界及國內學術界重要學者,曾獲得中國文藝協會文藝獎章、五四獎文學貢獻獎、中山文藝創作獎等獎項。在《文學季刊》期間與許國衡合譯韋勒克與華倫《文學論》,至今仍為重要文學理論用書。

何欣

1922 - 1998

河北省深澤縣人,筆名江森,畢業於國立西北師範學院英語系,曾任國立編譯館編審、編纂,國立政治大學教授,曾主編《半月文藝》、《現代文學》等刊物,並任國語日報資料室主任。

擅於描寫平凡的生活小點滴,也具有諷刺性,多以幽默風格暴露社會與人性中之弊端,寫作力求文句口語化,散文作品有《未實現的諾言》、《松窗隨筆》等。何欣對文壇的貢獻,除譯作之外,對於提攜後進與實際從事文學評論工作,更是不遺餘力,協助文季系列刊物編務與主編《半月文藝》、《現代文學》的階段,和當時的青年作家,相交論學。此外,自1976年起,陸續出版了《從大學生到草地人》、《中國現代小說的主潮》、《當代臺灣作家論》等論著,有系統地對臺灣現代小說的創作,像王禎和、黃春明、洪醒夫、鍾肇政、宋澤萊、楊青矗、陳冠學等人的作品,都作過深入的探索批評,可謂臺灣文學研究的先驅。

姚一葦

1922 - 1997

原名姚公偉,生長於江西鄱陽,祖籍南昌。1938年,因中日戰爭因素,隨學校遷到廈門。1946年畢業後來臺就職,1989年,始得重返故鄉。

姚一葦1945年發表了第一篇戲劇評論〈論總建築師〉,評論易卜生的劇作。1951年,在白色恐怖下,入獄七個月後獲釋。1982年自銀行退休後,創辦了臺灣「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系,為著名美學及藝術理論家、戲劇家,一生寫了14部戲劇,如《紅鼻子》、《一口箱子》、《重新開始》、《碾玉觀音》等;在《筆匯》革新號、《文學季刊》、《文學》双月刊、《現代文學》等刊物建構美學體系,實踐新批評理論,成為戰後臺灣重要的本土小說批評家。

尉天驄

1935 -

筆名沙陀、方庚,原籍江蘇省碭山縣,作家、文學評論家。1949年隨國民革命軍遺族學校來台。政大中文系畢業,曾任政大中文系教授,現為政大中文系、台文所名譽教授。

1959年尉天驄接辦《筆匯》,改為綜合性藝文刊物,稱為《筆匯》革新號,強調以青年人為主體,由王夢鷗、何欣指導,和許國衡、陳映真、劉國松、許常惠等人介紹文化思潮與現代主義文學。1966年起陸續創辦《文學季刊》、《文學》双月刊與《文季》季刊,文學風格逐漸從現代主義轉向現實主義,主張文學應該面對生活,關懷社會。曾參與現代詩論戰與鄉土文學論戰,影響臺灣文學發展深遠。創作文類以短篇小說、文學評論、散文、雜文隨筆為主。

陳映真

1937 - 2016

本名陳永善,另有筆名許南村、趙定一、石家駒、陳善、 陳根旺、 陳君木、然而、沉俊夫、林炳培、陳秋彬、秋彬、史濟民等,為人熟知的筆名「陳映真」原是其早逝的孿生兄長的名字。創作文類有論述、散文、小說,為臺灣重要的小說家之一,曾參與《文學季刊》及《文季》、《夏潮論壇》等雜誌編務。在臺灣文壇推動現實主義風格,是鄉土文學論戰中鄉土文學派的主要代表者之一,是臺灣戰後時期臺灣文學界重要旗手。創辦《人間》雜誌,為臺灣報導文學先驅。

作品受到社會主義思潮與中國作家魯迅影響,主要以描寫城市知識分子的生活和情緒為主,作品充滿憂鬱與苦悶的色調及人道主義關懷。1979年第二次被捕後,作品焦點轉變為跨國企業對第三世界經濟、文化與心靈的侵略,如〈華盛頓大樓〉系列小說。

葉泥

1924 -

本名戴蘭村,生於山東嶧縣,1950年來臺,創作文類以論述為主,早期並有詩作。論述多發表在《現代詩》、《筆匯》、《文學季刊》及《創世紀》等刊物。

50年代曾參加紀弦倡導的「現代派」,譯介諸多日本詩人詩作,及許多西方詩人的詩作與論述,對早期臺灣現代詩壇提供對超現實主義詩作的欣賞與認識。

葉笛

1931 - 2006

原名葉寄民,臺灣詩人、作家、評論家、翻譯工作者、教育工作者,1969年赴日留學。為「笠」詩社成員及編輯委員。1993年回臺,專事臺灣文學研究及翻譯,譯有芥川龍之介、楊逵、龍瑛宗等作家作品多篇。創作文類有論述、詩及散文。

葉笛認為詩乃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也是生活和社會的省思及反應。他的論述以文學論著為主,以歷史的視野,綜合政治、社會、哲學和文學思潮,宏觀論述臺灣文學,並微觀剖析個別作者的作品。

劉大任

1939 -

祖籍江西省永新縣,1948年隨父母來到臺灣,1960年在《筆匯》發表了第一篇作品〈逃亡〉之後,始受到文壇注目。1965年與陳映真、王禎和、莊靈等人合辦《劇場》雜誌;隔年離開《劇場》,與尉天驄、陳映真合辦《文學季刊》。畢業於臺灣大學哲學系,早期參與臺灣的新文學運動。1966年赴美就讀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政治研究所。因投入保釣運動,放棄博士學位。1972年入聯合國祕書處工作,1999年退休,現專事寫作。

著作包括小說《晚風細雨》、《殘照》、《浮沉》、《羊齒》、《浮游群落》、《遠方有風雷》、《枯山水》、《當下四重奏》等,運動文學《果嶺春秋》、《強悍而美麗》,園林寫作《園林內外》,散文及評論《憂樂》、《晚晴》、《月印萬川》、《冬之物語》、《空望》、《紐約眼》、《無夢時代》、《走出神話國》、《赤道歸來》、《神話的破滅》、《閱世如看花》等。

劉國松

1932 -

臺灣畫家,性格不羈,身兼畫家、美術教育家、藝術評論家等多重身份。創立五月畫會,掀起現代藝術運動,終身以建立中國繪畫新傳統為己任,倡導「中國畫現代化」,在中華民國戒嚴時期提倡革命性的繪畫理論,與徐復觀先生的《現代畫論戰》在當時社會上激起一陣波瀾。

一生致力於現代水墨的推廣與傳承,打破既有的水墨觀念,早年提出了「革筆的命」、「革中鋒的命」等主張,質疑用筆的重要性,以及藝術之於生活的關聯性,對當時傳統的水墨藝術造成劇烈的影響。

鄭樹森

1949 -

筆名鄭臻,政治大學西語系畢業,美國聖地牙哥加州大學比較文學博士。曾任香港中文大學比較文學研究組主任、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校區比較文學教授,為香港比較文學學會會長、國際比較文學學會理事。在臺時,曾為《文學季刊》、《現代文學》編委,《大學雜誌》文學版主編,《聯合文學》總編輯。現定居香港。

創作文類以論述為主。鄭樹森研究西洋當代文學理論,從事比較文學工作,皆有所成。他一方面寫評介文章,如《文學理論與比較文學》;一方面彙編學界的研究成果,如《結構主義的理論與實踐》(與周英雄合編)、《中美文學因緣》、《現象學與文學批評》、《文化批評與華語電影》等;另一方面他關心兩岸三地中文文學,做實際批評工作,如《文學因緣》、《從現代到當代》。近幾年,他參與香港中文大學人文學科研究所的香港文化研究計畫,與黃繼持、盧瑋鑾合作,編《香港文學資料冊》、《香港文學大事年表》及早期香港的文學作品選多種,對香港文學的整理及研究極有貢獻。近年的電影論述則以比較文學的思考模式,檢驗電影類型相關的文化意義,並為多部經典名片提供不同角度的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