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8月26日在洛杉磯復創刊。初期人員是非台獨聯盟系統的海外熱心人士,兼容左翼與右翼路線者,包括了陳婉真、謝聰敏、陳芳明、王允田、孫慶餘、陳昭南(陳南成)、張維嘉等人,其中包括了左翼與右翼路線者,後因立場出現衝突與矛盾而結束。第17期起,除社長與發行人為許信良外,其餘以「美麗島編輯委員會」具名。《美麗島週報》因成立背景與動機都相當明確、特殊,因此此份刊物的「黨外」色彩亦是十分濃厚,創刊號的第一頁便以「向鐵窗裡的民主鬥士致敬」為斗大標題,列出了因美麗島事件而坐牢的政運份子(姓名與坐牢年數)。刊物中也幾乎都以政治、國家、黨派等議題為主,當然也會介紹第三國家的政經形勢等;從《美麗島週報》與後續紛擾開花的黨外運動、或解嚴後國、民兩黨對立的狀況互為呼應,而因《美麗島週報》保存量數較多,作為黨派、政黨、台獨等運動思考,是為相當具意義性的參考資料。至1985年8月止,共發行246期。
此刊物為旅美各地台灣同胞組織編輯而成,刊物第一至六期封面為一台灣島形狀圖畫,足見刊物以「台灣」為核心的觀點。刊物封底寫著:「這份刊物是關心台灣前途、關心台灣的廣大人民的青年同志們所共同主辦的」,也表達著為民喉舌的心態。刊物內容標榜著探求台灣革命的本質、「台灣問題」等議題的深探。「台灣與中國間的探討」是此份刊物的特徵之一,例如:「台灣民族運動與中國革命」間的比較關係、「紀念周總理﹝周恩來﹞」、「悼念毛主席」、「中美建交」等議題,有時還以「祖國」稱呼中國大陸。
保釣運動期間,國民黨海外黨部的支持下,在美留學生為維護政府立場,堅決反共,於各地紛紛印行刊物,鼓吹愛國思想。《自由人》是於紐約所發行的刊物,算是最早的鮮明反共刊物。《自由人》創刊於1971年10月25日,每月出刊,皆為手寫黑白印刷,偶而附有相片或圖片,頁數由12至24頁不等,其創刊之刊旨可見於封面之標題,為:「爭自由、反奴役、爭民主、反極權」。
《東風》創刊於1972年,當時正值釣魚台運動之高峰,誠如社論(代發刊辭)所下的標題「釣運帶我們來到這裡,歷史引導我們向前」,釣魚台運動大大影響了此雜誌之創刊嶼發展,《東風》中充滿了當時海外留學生對於母國的眷戀情懷,洋溢著高昂的愛國氣氛。
中華青年聯誼會1971年於波士頓所發行的刊物。釣魚台事件後,由台灣留學生所創辦,屬於革新保台派系統的刊物。肯定台灣存在的意義,主張客觀、理性地探討台灣在政治社會與文化層面上的問題,借助西方的理論與經驗進行改革創新,從而建設一個“民主自由”的台灣。至1990年止,共發行209期。
《芝城政論》全文皆以手抄付印,創刊於台灣解嚴前之1985年。以「芝城」為名,表達對於芝城的政治、鬥爭等事件有所討論,以及對於海外同鄉會、台美勢力等革命陣營提出檢討。作為台灣民族解放運動中革命同志政治思想與政治路線之宣傳以及組織工作之工具。解嚴前後正是海外民主運動遍地開花的喧鬧時刻,《芝城政論》也加進了民族、知識份子、革命等議題的討論。
此刊物為「美南反共愛國聯盟」之機關刊物,同時為此時期美南地區主要的留學生刊物。並與當時路易斯安那州的《長城》、德州的《西南文摘》、《大漢》、佛羅里達州的《根城通訊》、田納西州的《大煙山》、南卡羅來納州的《南卡通訊》等刊物相呼應,這些刊物的宗旨皆為「為反共大業奮鬥」,訴求明確。1979年中途停刊,至1981年得以復刊。停刊的兩年中,美南地區先後出現《休士頓通訊》、《同心》、《同舟》、《漢聲》等刊物繼續承接《美南通訊》的反共思想,思想傳播並未間斷。刊物中文章皆以筆名發表,其中包含探討當時美國社會的篇章,由此可知此刊物之社會性濃厚,且呈現海外雜誌的另一取向(中國民族之趨向)。
《野草》最初發行的雙週刊是手寫印稿,創刊號發行於1971年9月16日,到了第6期(1971年11月25日)則宣告將改為鉛印版出刊;同年11月便有鉛印版試刊號,12月10日則正式發行第一號。《野草》於發刊詞便說明因「野草是拔不盡,燒不盡的」為刊頭名;《野草》雖亦為海外運動刊物,但焦點並不全放在台灣上頭,《野草》的訂閱及通訊設在香港,因此也從大中國、香港等更放大的層面來關注不同的社會與政治問題。共發行13期。
1971年4月10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舉行「保衛中國領土釣魚台」大遊行,爾後,國民黨串連在美國各地之黨員小組,在各地均出版刊物,在華府由王顯達主編發行《華府論壇》,宣揚反共愛國之思想與言論。
《Formosan Quarterly》係日本「台灣青年社」系統刊物之一,為了促進國際社會對台獨運動的了解,因此,1962年7月開始發行英文《Formosan Quarterly》雜誌,並在前三期由黃有仁(Ng Jiurin)擔任總編輯的工作。1964年2月發展為雙月刊,後改名為《Independent Formosa》,至1968年3月再改為季刊繼續發行,一直發行到1970年12月為止,共發行了32期。
於1956年所創立的「台灣人的自由台灣」(Formosans’ Free Formosa,簡稱3F),在1958年重新改組為「台灣獨立聯盟」(United Formosans for Independence,簡稱UFI),同時在同年4月發行了第1期的《Ilha Formosa》。以喚醒台灣留學生加入台獨運動之行列,雜誌從國際法上的台灣主權、台灣歷史、民族自決、民主制度、經濟問題到民族論等觀點,提出獨立的正當性,甚提出台灣理論,為北美地區的台灣獨立運動紮下深厚的理論基礎。
1964年2月發行的《Independent Formosa》英文雙月刊係日本「台灣青年社」用以取代之前所發行的《Formosa Quarterly》雜誌,故其編號是承續《Formosa Quarterly》雜誌,從第2卷第3期開始編號。於1968年3月改為季刊繼續發行,納入法國巴黎的「歐洲台灣獨立聯盟」(Union for Formosa’s Independence in Europe)及美國費城的「全美台灣獨立聯盟」(United Formosans in America for Independence),成為位於亞洲、美洲、和歐洲之三個台獨聯盟組織的共同機關誌。於1968年6月再納入位於加拿大多倫多的「加拿大台灣人權委員會」(Committee for Human Rights in Canada),直至1969年9月,位於美國的「全美台灣獨立聯盟」成了該刊的主要出版者。共發行26期。
台灣獨立聯盟1972年2月28日於美國創刊發行,標榜關懷台灣前途的公開性刊物,屬整合後「台獨聯盟」系統刊物。認為今日台灣人民最最重要的工作乃是要把握自己的命運,終止悲慘的歷史,並且尋求解放的唯一途徑即是台灣獨立。為求認同而著重於啟蒙工作,是代表台灣人立場的喉舌,為台灣獨立非常經典的刊物。至1981年6月止,共發行了112期。後由報紙型的半週刊《台灣公論報》所取代。共發行112期。
台灣獨立聯盟於1982年1月發行。主要是因台獨月刊的停刊,意識到台獨運動的發展,群眾也產生另一種要求,那就是理論性的研討現階段的革命情勢,總結十年來的工作經驗,建立一套嚴密的革命理論,來引導下一階段的獨立運動,於是發行此刊物。至1983年冬季為止,共發行了8期。
台灣青年獨立聯盟(United Young Formosan for Independence)發行之日文月刊誌,於1967年1月創刊,每月10日出刊,發行3卷12號廢刊。承繼改為漢文版的台灣青年的日文宣傳部分,讓戰前就定居日本的台灣人及本地日本人閱讀。
於1960年2月28日,在東京王育德的寓宅成立「台灣青年社」,為一鼓吹台灣獨立的團體,並於1960年4月10日發行日文版的《台灣青年》(The Taiwan Youth)雙月刊創刊號。在其發刊辭上對其名稱沿用1920年代由新民會在東京出版的《台灣青年》雜誌做了歷史上的溯源,說明這本刊物是繼承林呈錄、謝春木、黃呈聰等諸位先輩追求台灣人自由和幸福的精神而來。讀者鎖定在日台灣人留學生,為激發起其台灣意識及革命精神。其中於1961年2月20日發行的第6期中刊行「二二八特集」,記載事件中被虐殺者名簿、二二八事件日誌、二二八關係者人名索引等對二二八事件有深入的探究。於1961年9月30日發行的第10號以後開始,改為月刊,並明確表示台獨的立場。從1966年10月至1970年1月止,原本以日文出版的《台灣青年》雜誌改為完全以中文發行,以對不懂日文的台灣留學生加強宣傳工作。1968年5月發行的第90號起,成為台灣青年獨立聯盟(日本)、全美台灣獨立聯盟(美國)、歐洲台灣獨立聯盟的共同機關誌。從1970年2月起至1973年3月止,《台灣青年》改為隔月輪流出日文版和中文版。自1973年4月起回復為日文版,至2002年6月5日共發行500期。該刊發行了42年,對該刊卓有貢獻者包括王育德、廖建龍、孫名海(周英明)、許世楷、張國興、林啓旭、劉明修、黃文雄等人,其停刊理由係在於台灣於2000年通過總統直選在國際上已然確立了自由及民主化的相當進展,並在國際上確立了其為主權國家的地位,台灣獨立建國聯盟的階段歷史使命已告完成。
封面以簡體字書寫,無詳細發刊單位或編輯人之介紹,為共產黨刊物。雜誌中提到台灣皆稱「台灣省」,並將二二八事件視為「起義」運動。雜誌主要以介紹二二八事件、以及二二八之前大陸上共產黨與國民黨鬥爭形勢的簡介,將二二八事件塑造為「反美反蔣運動」,認為蔣介石與美帝(美國)聯手,箝制人民言論;雜誌並道「二二八的起義未能推翻蔣幫在台灣的統治,且反被美帝與台獨利用製造台籍與大陸同胞之間的裂痕」意圖明顯在打擊蔣介石與其國民黨政權,雜誌內文不時出現「台灣人民可以獲得解放,祖國就可以統一……我們一定要解放台灣!」等字眼,可作為一特殊史料觀察之。
此刊以綠島孤立之姿,象徵台灣雖經歷無數政治風潮,仍屹立不搖之形象。內容方面多以評論為主,舉凡像是對於台灣革命之路線與當前局勢之評定皆有涉及。尤以強調「民族解放」為最終訴求,當中也涉及了文學面向。像是討論1970年代台灣文學之方向為例,「政治」面向為主、文壇「鄉土文學」之趨向為輔並置討論,指出文學運動為社會運動中不可缺失的一環,強調實踐社會運動的之決心。是一份文學、社會、政治三面向兼併的刊物,在80年代中發行具備相當的時代意義。
是一群在北美洲的台灣社會主義者,於1971年12月成立的「台灣人民社會主義同盟」為主,以許登源與陳妙惠夫婦、左雄為中心,於1972年10月出版創刊號,發展台灣左派運動的理論,屬雙月刊性質。。於1974年3月出版第8期後,因李清一事件再加上左雄因統獨路線爭執而離開,造成本刊停刊半年。於1974年12月重新出版,封面則由原來的橘紅色改為紅色。總共出版10期。而出走者則於1975年9月重新集結,創辦《台灣革命》。
《台湾大眾》乃史明於日本東京成立之「獨立台灣會」於美國所發行之刊物,首刊發行於1982年2月28日。1983年9月30日,《台湾大眾》第6期推出後,停頓將近兩年,直至1985年6月30日才從第7期復刊,並發行至1988年7月31日止,共發行23期。
1985年10月由張金策、高成炎、鍾維達擔任發行人,張金策主辦,以「新台灣同志會」的名義發行。此刊物是張金策力行實踐左派的革命宣傳工作,傳播社會改造的理念。其探討台灣獨立的意義,是主張獨立的力量來自於無產階級的觀點,認為必須透過群眾運動來實踐獨立,因此鼓吹社會運動,屬左派言論刊物。至1987年11月為止,共發行了15期。張金策曾在休士頓辦過《海外政論》,《海外政論》停刊不到一年,張金策接著以「新台灣同志會」的名義發行《台灣天地》。從兩份刊物中可看出張金策思想行動的轉變。《海外政論》時期,張金策抱持著「革命自由主義」的想法,而到了《台灣天地》時期,已轉向實踐,身體力行從事左派的革命宣傳工作。並以「爭民主,爭平等,反抗國民黨政權!反封建,反剝削,爭台灣民族解放!」為宣傳口號。第11期另出現「發揚台灣民族意識 清掃中華沙文毒素 打倒國民黨政權 建立台灣人民共和國」。
1981年5月許登源於洛杉磯創刊,由離開《美麗島週報》的左派人士所發行。主要是從社會、勞工眾群等層面切入,而非以政治的、菁英式的立論點來探討國家的位置,其統派立場認為台灣資產階級的民主要求是不徹底的,只有台灣無產階級形成階級的力量和組織所領導的台灣人民自我解放的革命才是究竟,呼應著島內雜誌《夏潮》。至1984年4月止,共發行8期。
承繼1972年《台灣人民》時期以左雄為指導者的左派運動啓蒙,在1974年3月左右因統獨立場分裂後,經過年餘的整頓後,獨派的社會主義者又重新集結於1975年創刊《台灣革命》,可算是開創左派組織的第一個階段。左雄1975年創刊發行,標幟了台灣左派運動民族、民主革命的性質與民族、反帝的運動綱領,同時提出了列寧主義的組織路線原則。是主張台灣獨立走社會主義路線的刊物,可算是開創左派政治組織路線內容的充實確立階段。於1976年12月停刊,共發行了5期。
台灣的社會主義者從七○年代開始在北美洲集結,並於1971年12月成立「台灣人民社會主義同盟」,並在1972年十月創刊《台灣人民》雙月刊;但在出版七期後,就在1974年三月左右因統獨立場而分裂,統派份子取得了《台灣人民》的主導權,而在獨派社會主義方面,經過幾年的整頓後,又重新在1975年九月創辦《台灣革命》雜誌,作為一個中繼路線的整理,在1977年一月重新集結了散處各地的部份島外台灣左派份子,而創辦了《台灣時代》。《台灣時代》是不定期發行,但每期均具相當份量之刊物。若從政治立場的明確性和穩定性以及工作的規模而言,一、二十年來台灣左派運動組織其實是在《台灣時代》基於台灣革命理論檢討的基礎而問世和發揮之後才真正開始的。由此可見《台灣時代》在黨外運動中的重要性,而雜誌詳細地介紹政治、社會現況、革命與關心第三世界等發展,論述清晰且有資料數據上的收集,與其他偏重文化或社會層面的雜誌相較,《台灣時代》在運動脈絡下的確是更具積極與意義性的。至1982年止,共發行13期。整個海外台灣左派運動,自《台灣人民》、《台灣革命》、至《台灣時代》可說圍繞在左雄的身上為其運動發展過程的中心焦點。
王建生(王秋森)1985年於美國洛杉磯發行,是一份在印刷與內容上都相當具水準的月刊,於意識型態上強調對弱勢者的尊重,以探討台灣人的前途問題為宗旨,是與人民脈流緊密且相關的社會性刊物。倡言以「本土化、進步化、草根化」為論述主軸,再造台灣新社會。至1988年9月止,共發行39期。
1987年2月創刊,雖然亦屬左派刊物,但卻一反先前以左雄為中心思想的路線,對左雄路線運動學理主義進行嚴厲的批判。主要針對國際時事評論對台灣民族解放運動的影響,及台灣民族解放運動中各個階級的性質與傾向之探討。由刊物內容可看出左派思潮之轉變。至1987年6月為止,共發行2期。
在本期雜誌中建台會介紹台灣未來的社會主義社會。雜誌中認為在台灣人的各種自救運動中,社會主義的崛起造成了一些因不瞭解而產生恐懼的狀況,因此建台會在本期雜誌中詳細介紹了社會主義與革命的關係或其外交政策、經濟制度等事項。另有文論以類小說諷刺台灣的社會狀況,如〈地下札記〉、〈阿狗嫂〉等;另外則有〈階級立場與實踐問題〉、〈漫談「自發性」與「自覺性」〉等文章,於單本雜誌中有清楚的意識立場,也可對社會主義有進一步的認識。
高成炎、鍾維達、張金策等人1981年在美國紐約發行的刊物,除關懷弱勢,宣導各項抗爭議題及傳播社會改造的理念外,也曾與《台灣時代》一起挑戰「台獨聯盟」的霸權地位,對其親美國帝國主義的態度一直有著極為嚴厲的批判,由此可看見黨外運動中的不同聲音,以及對另一種帝國霸權的批判。第8期起改為定期雙月刊,每逢雙月發行。至1984年止,共發行16期,且自第13期縮小刊物版型成17.5x21.5cm。
此刊物為典型的「紐約華人刊物」。取名「新土」,顧名思義,是與「故土」相對照。由刊物中所寫「希望大家共同開拓新土」一句可以看出,遠在美國的華人雖心繫故土,但也期許「新土」的誕生。《新土》創刊語中曾有這麼一段話:「我們看待中國的種種問題,是以中華民族的全體利益為出發點,而不站在任何政黨的立場」,而15期則寫到「保持健康的獨立立場」。雖然「台灣獨立」的問題是此刊物主要討論的議題之一,但刊物也表達「發表者不要淪於批判、保持客觀」的期許。《新土》的內容除了以政治社會議題為主軸外,同時也兼具「文學性」。刊物中出現詩作、畫作、篆刻藝術、音樂、舞蹈與電影等等藝術面的討論,也將畫作與文學(小說連載)相結合,頗有「文學雜誌」的味道。《新土》不只重「思想性」的傳達,也重視「藝術性」的呈現。
《独立台湾》為史明「獨立台灣會」1967年於日本東京所發行的刊物。採「社會主義」路線,強調「大眾參與」的重要性,表明「大眾是改革的原動力,建國的主力軍」,期望站在「台灣民族解放」的立場,「團結」進行獨立運動,獲得民族解放的勝利。此刊物呈現史明所強調存在台灣社會中的「台灣民族」、「階級立場」、「殖民歷史」三層問題,及「資本主義」對社會的影響。也反應史明所強調的「兩條道路」,即「體制外革命路線」與「體制內改革路線」的結合,兩者一體兩面、相輔相成。第43號起,刊物封面即冠上「台灣人民解放革命機關誌」的標語,傳達以「台灣民族主義」為其中心的思想。 至1976年6月止,共發行89期。
史明於日本東京所發行的不定期刊物。該刊共發行4期,雜誌上只標印發行人史明之名,並無其他發行日、發行地點等相關資料;目錄及內文皆以手寫字稿呈現,亦無封面、插圖等設計。主要論述在於闡發屬於台灣民族獨立的「台灣民族主義」,試圖在台灣民族主義的基礎下,對於獨立與革命有一個詳細的描繪與揭示出的方向,藉以提升島內外的台灣民族主義理念與台灣人的意識和行動。
「陳文成教授基金會」1986年6月創刊,與《台灣文化》合刊,作為在美國第二代的台灣人思想交流及發表創作的園地。共發行14期。
「陳文成教授紀念基金會」1985年7月創刊,陳芳明擔任總編輯。以從事維護及提昇台灣文化為主,是一份「注意台灣文化遺產」的刊物,探討當時台灣社會的現狀,並與台灣歷史文物和現實社會相連結。每期雜誌中會有專題討論(例如文化定位、台灣新電影、選舉專題等),並有美術與生態之專欄,另有書評書介、名家散文…等,可看見其內容已不限於政治或經濟,而朝向文化文學的角度了解台灣。從雜誌的討論可發現已有「本土」、「在地」的台灣性思考,開啟了對於台灣這塊土地更貼近的關懷。自第4期起,改由全美台灣同鄉會負責發行,出版日期由單月一日改為雙月一日,編輯部地址由Seattle, WA改至Milpitas, CA 。至1988年1月止,共發行18期。自第4期起,英文專頁「第二代The Second Generation」與本刊合刊。
本刊物是由一群身處歐美的台灣同鄉所組織之「世界台灣同鄉會聯合會」(簡稱「世台會」)所發行之會刊。刊物積極關心台灣事務,以「提高台灣人國際地位」為宗旨,各地台灣同鄉間的聯絡與交流是「世台會」的主要目標。1974年「世台會」成立以來,至目前已擁有十個會員國(或地區),成員超過一百萬,並遍佈全球五大洲。「世台會」除了試圖提升台灣的國際地位外,更致力於傳遞台灣本土文化的工作,並站在「台灣人」的立場,思考「台灣與世界」的問題。因而發起「台灣世紀基金會」,發刊《台灣世紀》。藉此刊物向國際說明,台灣是一個進步的國家,有參與國際事務的權利。也要向各地台灣同鄉及身處台灣的群眾表達,「台灣獨立運動」的火種持續傳播著的信念。
世界台灣同鄉會聯合會(簡稱「世台會」) 1976年於東京創刊。主要是將世台會一年一度所舉辦的年會過程,全程紀錄(錄音、拍照),再依錄音轉譯為文字出刊成冊,發行至日本、美國‧加拿大、巴西、歐洲及台灣等地。此刊物除聯誼性質之活動記錄外,「台灣問題」一直是所有海外同鄉會最關心的問題,因此,其專題演講皆以此為題,可探得當初海外台灣人之想法。
《亭仔腳》為西北區台灣同鄉會鄉訊,類屬同鄉會雜誌,關注民主議題、與爭取台灣人在美應有之權益。所收文章雜散,如〈Hiking〉一文介紹野外健行的注意事項,但下一篇文章卻是〈尋根熱〉從電視影集「根」談起,文論多元且差異性大。同時仍提供給同鄉友人動態訊息、或機票優惠等廣告,是同鄉會雜誌的重要功能。
本刊由德州奧斯汀地區之台灣同鄉會所創辦,主要以開闢坦蕩討論的空間為目的,在發刊詞提到「要毫不容情的對那些統戰家、煽動家及精神病患展開口誅筆伐」。雜誌記載有於1977年在美國德州由160位奧斯汀城附近的中國留學生所發起的政治示威遊行、雙十國慶在海外的活動、以及數篇與台灣有關的文論。較為特別的是雜誌轉載了白先勇書寫從陳若曦的小說人物及情結、探究陳女士身赴中國大陸追尋自己的烏托邦、從而幻滅、黯然而返的文章〈烏托邦的追尋與幻滅〉,強調關心國是與批評的發言自由。雜誌名「浩氣」是取自孟子「我贍養我浩然之氣」,期以秉記先賢教訓以本刊為國家一盡言責。
《望春風》起初是一個地方性的小通訊,在Colorado State University (Ft. Collins)求學的6位留學生,洪哲勝、林銘德、梁文盛、林資深、蘇國雄和洪博學共同策劃發行一份小通訊,以便連絡鄉情,每人同意負責三期,8月正式出版,第一期只發行13本。2年後由吳東山、湯俊彥和王圭雄(Madison, Wisconsin)等三人接棒六期。1971年12月到1973年6月(第29期到第47期)由休士頓熱心同鄉上陣挑大樑。參與編輯的同鄉有林振榮、吳維煌、郭鐘樑、廖明徵和陳淮崇。1973年正式變成全美台灣同鄉會的刊物,多關注於台灣獨立與政治意義上。《望春風》是免費刊物,靠同鄉的樂捐來維持。1976年發行給全美會的60個分會外,值得一提的是免費贈送給全美100間大學的圖書館,發行量是800份。共發行136期。
由全美台灣同鄉會所發行名為《鄉訊》之刊物來自各不同分會,如威斯康辛、芝城分會,或來自世界台灣同鄉會聯合會/歐洲分會會刊等,館藏期數較為零散,且幾為手寫印刷,若要作統整性的研究參看需多費心力。
鄉訊類雜誌以同鄉會之感情聯絡、資訊交流的功能為主,刊頭多有「同鄉會活動」專欄,發佈長輩會、壘球賽、橋社聚會、中秋賞月等活動資訊。將「台灣消息」置於「世界新聞」的欄位前,則可見同鄉會對台灣大事的重視,同時對台灣獨立亦有發聲,刊載有〈要生存唯有獨立〉、〈海外的台獨活動〉等文論。《休士頓鄉訊》訊息多元、集中,照顧海外同鄉僑胞周到細心,可見刊物之功能意義。
《鄉訊》為「全美台灣同鄉會威斯康辛分會」所發行之機關刊物,與其它在美之台灣同鄉會一般,創刊者希望藉由刊物的發行,傳遞台灣島內訊息、聯繫交流同鄉間之感情。刊物封面寫道「君自故鄉來,可曾關心故鄉事?」,即清楚表明此訴求。
「比利時台灣同鄉互助會」於1971年8月創刊,為全歐第一個台灣同鄉會的月刊。內容主要以專欄新聞報導與分析、介紹歐洲各地的制度、台灣的鄉土文物,尤以「鄉友動態」部分,更是無形拉近了歐洲各地同鄉間的距離,並凝聚了為台灣的民主運動打拼的決心。1983年9月第136期中止了刊行,1987年至1990年每年的全歐會出刊一號,於1999年8月完全停止紙本刊行。
同鄉會組織與其刊物多是少了些激鬥政治味、卻有著濃厚的鄉土情織。鄉訊發刊詞如是說:「台灣人,請你站起來,為台灣這塊美麗而苦難的土地,迎風朗誦」。並以「世界台灣同鄉會聯合會」第三屆年會之紀錄開啟刊物。世台會以「認識台灣」為主題,邀請海外各地同鄉參加,主要是讓海外同胞瞭解台灣的政治形式、台灣言語和社會、文化的聯繫,以及台灣文學的現況、台灣藝術與音樂的發展過程等,在此《鄉訊》雜誌的刊頭有詳細介紹。關於西北區台灣同鄉會的介紹則在第二期中有詳細的座談會紀錄,詳細記載了西北區台灣同鄉會成立的過程;其他如鄉友動態、聯誼活動記載都是同鄉會雜誌中可見的文章。創刊號刊末則有〈婦女會簡訊〉,在雜誌組織中有一「婦女組」撰寫海外台灣婦女會之動態,在本文末端還附上烹飪食譜,是為趣味。第四期封面標《亭仔脚》。
《鄉親》雜誌以獨特的鄉土溫情氛調,強調「盡量不談政治」,以報導鄉親近況、刊載鄉親在國外的生活起居,集會結社並對台灣各種措施提出善意的批評與建設性建議等宗旨進行雜誌的編纂。「海外台灣人」是雜誌不時出現的主要意識,然《鄉親》屏去了政治面的激進吶喊,如提到在1977年舉辦的世界台灣同鄉會,認為「年會的主辦人太受本身政治立場的拘束或受到台獨運動人士的操縱,討論已經事先有了先入為主的既定方向」──而強調應該對海外台灣人的責任歸納出較為明朗理性而共同的方向。
在這份由報紙簡報與手寫文論中的簡要文件中,對當時台灣年底的選舉多所關注,封面上簡記了幾個月來台灣的政治局勢與黨外運動概況,如起訴蘇洪月嬌、逮捕吳泰安、強購「台灣日報」等。簡報也多是與選舉相關之新聞。文件末端介紹台灣人權調查的英文書《Made in Taiwan—A Human Rights Investigation》。
於美國德州發行的《半屏山》雜誌,第1期出版於1981年4月,最後一期(第3期)出版於1982年2月,前後只出刊了3期,持續的時間不到一年。《半屏山》每期封面均加上四句口號──「政治著民主,文化著改造,經濟著平等,社會著公道」,其關懷弱勢的基進立場可見一般。另外,在內頁也標舉著「反殖民,反封建,打倒蔣家政權!爭獨立,爭自主,解放台灣民族!」更突出其革命立場。該刊屬於台灣左派的一支,台獨聯盟則是其主要批判目標。募稿啓事中主張該刊係為共同討論台灣革命問題,任何違反台灣革命運動的文章,絕不刊登。共發行3期。
《台風》由華盛頓大學的台灣學生所組成之「台灣社」發行,類似社團刊物,其政治性較不特別突顯,然卻是呈現了海外學生對台灣之思,並可見同鄉旅人的互為幫助。社刊與其他同鄉類的雜誌相似,常在刊頭有活動資訊,提供給社團內的朋友運動、聯誼等休閒。這些台灣學生也常發表一些與台灣相關之文章,如談「台灣人」的稱呼意含(第1期〈從台灣人談起〉/北陽)、或對台灣歷史的簡單列載(第6期〈台灣事紀簡列〉/台明)等,足可見年輕一輩同樣展現了對遠洋之外的家鄉之關心與掛念。
「全美台灣同學會」1987年10月創刊。旨在提供一個園地,來清洗知識份子的種種惡習,並盡力推動台灣學生運動,促進台灣學生對台灣社會的認識及關注,清洗知識份子既有之意識型態,進而認同台灣社會勞苦大眾,擔當起台灣社會責任。
為北卡州立大學(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與鄰近大學的台灣留學生,串聯成立的「台灣學生社」所發行的系統刊物,由李應元擔任發行人,郭倍宏擔任社長。1983年10月創刊,為報紙型態,1989年後改為雜誌型態,從月刊改為季刊。此刊物主要探討「台灣政治問題」。以評論文章忠實紀錄當時台灣所發生的政治事件,也將台灣與他國的政治社會運動放在同一脈絡下相互思考、對照,像是黑人民運、波蘭團結工聯、法國大革命等,表達出以「人民」為主、拒絕階級化的獨立思想,希望能催生一個公義和平的台灣新社會。台灣學生社是海外台灣人五大社團之一,其刊物之影響力可見一般。報紙型發行47期;雜誌型發行17期。
為北卡州立大學(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與鄰近大學的台灣留學生,串聯成立的「台灣學生社」所發行的系統刊物,由李應元擔任發行人,郭倍宏擔任社長。1983年10月創刊,為報紙型態,1989年後改為雜誌型態,從月刊改為季刊。此刊物主要探討「台灣政治問題」。以評論文章忠實紀錄當時台灣所發生的政治事件,也將台灣與他國的政治社會運動放在同一脈絡下相互思考、對照,像是黑人民運、波蘭團結工聯、法國大革命等,表達出以「人民」為主、拒絕階級化的獨立思想,希望能催生一個公義和平的台灣新社會。台灣學生社是海外台灣人五大社團之一,其刊物之影響力可見一般。雜誌型發行17期。
1983年9月德州休士頓一群較具社會主義思想的學生及其同鄉所出版。以學生宣傳工作為目標,並期以提升學生政治水平。具有社會主義思想,由此刊物可對當時黨外運動在學生世代中所形塑的氛圍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月刊,1984年7月出第6期後停刊2年;1986年5月復刊,又出了6期。至1987年6月止,共發行12期。
《東風》雜誌籌備於1965年底,由當時的華大中國同學會會長楊和瑨與副會長陳德仁發起,創刊號由汪榮祖主編,創刊於1966年初春,以一大張的版面複印了兩百多份分送給在校的中國同學與校友。《東風》主要是作為社團之會刊,紀錄同學的活動與交換心聲、文章之園地。刊物發行超過十年,在現存刊期中寫有「華大遠東圖書館現藏有三套歷年的東風」之記錄語。
一份以政治為訴求的黨外雜誌,裡頭只談政治與社會,或揭露一切當權者不民主之行為,並檢視國民黨的一舉一動。在解嚴前後的八○年代,《臺灣文摘》彙集了台灣重要議題的相關文章,且其發行時間長,橫跨解嚴前後,故研究八○年代台灣社會邁向民主與開放路程上,《臺灣文摘》可說是相當重要的雜誌。
由荷蘭人韋傑理(Gerrit van der Wees)和他的妻子陳美津所編寫發行的英文《Taiwan Communique》(台灣公報)雙月刊,於1980年12月創刊至2009年1月發行第122期仍持續刊行。其目標係為協助國際社會認識台灣、支持台灣成為重要國際組織的一員。剛開始發行時以台灣國際人權委員會(International Committee for Human Rights in Taiwan)為發行者,並以台灣的人權、政治自由為其關注焦點,尤其在美麗島事件後,該刊以訴求政治犯的釋放,推動台灣建立更自由民主的政治環境為首要任務。
《台灣學術研究會誌》則於1986年8月15日在東京創刊,將該會過去一年來的研究活動記錄整理彙編,並履行該會的社會性原則:「學術公開,將成果提供給社會」,因而編印出版了會誌。會誌分成三部分:(1)論文、(2)專題演講、報告、(3)彙報、月例研究活動,並均依人文、社會、自然三個領域順序編排。至1994年12月1日止,共出版了7期。
葉芸芸1978年6月發行的刊物。由刊物廣告詞「親不親故鄉人 疼不疼故鄉物」,可看出以報導台灣為主軸,刊載的文章多以人物的側寫、評論為主。於黨外運動中是一份較為柔性的刊物,在那個風雲湧動的年代,《台灣雜誌》的文藝書寫,無疑稍稍紓緩了當時知識份子的慷慨激昂。至1983年止,共發行23期。
此刊物於70至80年代發行,內容結合時事與社會現況(即大力推動「民主」的社會思潮)。刊物內容多涉及民主理念的推展,並結合社會評論,全力提倡台灣獨立運動。此刊物分為幾大專欄:評論、瞭解台灣、探討中國、認識世界、思想、歷史、藝文(或「民主大家來」)。涉及範圍甚廣,台灣現況方面,如民主自決、台灣前途、選舉與執政黨等面向;他國方面,中國、日本或美國等各國政治社會議題等皆有涉獵。
本刊物是「台灣人權委員會」所發行之會刊。「台灣人權委員會」成立於1966年、於美國各地成立分會。出版會刊是欲做為人權會與同鄉間溝通意見的媒介,並以此刊作為提倡台灣人權運動的論壇。本刊於創刊號提到,擬定一年出版四期,兩期中文由洛杉磯分會負責、兩期英文由波士頓負責。本刊物以「人權」命名,創刊號所展示的都是與政治、民主、人權相關的文論。刊中有人權會洛杉磯分會的工作報告、美國人權法案(The Bill of Rights)條文之參考、以及介紹「台灣政論」著者黃華被捕事件、陳明財事件等,可以說對六○年代前後的台灣民主人權事件有粗略式的介紹,也可見當時海內外黨外人士對自由、民主法治爭取之困境。
「台灣多數人政治促進會」由郭雨新在美國組織(1977-1978),以民主政治、言論自由等人權意識出發,欲從選舉權的爭取進入執政活動,同時揭露國民黨在當時對黨外人士的箝制與干擾。「台灣多數人政治促進會」獲黃昭輝牧師領導之「台灣自決運動」及彭明敏領導之「台灣人民自救運動」支持,1979年改組為「台灣民主運動海外同盟」(Overseas Alliance for Democratic Rule in Taiwan)。《快訊》為雙週刊,第1期至第9期,由「台灣多數人政治促進會」發行;號外1期起為「台灣民主運動海外同盟」發行,以黨外政治活動為主要方向,尤其在七○年代末期黨外運動興起的歷史時序上,紀錄了當時黨外人士的組織與政治活動過程。共發行35期(含號外2期)。
《草地人》雜誌現可見四期,於1977與1978各發行兩期。雜誌以手抄內文發刊,少數轉載、引用之篇目則刊載印刷體;抄寫稍嫌凌亂,每期約有25至30面。
本特訊是因海外同鄉會成員收到關於台灣國會議員選舉、卻欠缺對黨外候選人背景、意見與看法之介紹,而欲加以補充所特別編輯的資料文件;基金會收集一些較有代表性的資料,加以剪接編輯成「選舉特訊」。特訊中所提及的候選人有黃煌雄、何文振、王拓、康寧祥、陳婉真、呂秀蓮、張德銘、姚嘉文、吳嘉邦、張春男、黃順興、楊青矗等,有各參選人的自白、文論與參選政見,對七○年代的選舉有歷史意義的紀錄。
以左翼思想活躍、美國的民權運動、反展運動、歐洲的學生運動、中國的文化大革命為時代背景,《七十年代》創刊於1970年2月,其宗旨乃在於「認識世界、研究社會、了解人生」,正如宗旨所言,本刊物關注之首要重點在於多角度地反應急劇變化之國際局勢,從國共紛爭到美蘇冷戰,尤其是中美問題以及中國與其週遭許多國家的互動,如朝鮮問題、中日關係、台海戰爭等。
本雜誌之前身為發行於1970年之《七十年代》,1984年5月起因名稱過時與雜誌編輯之展望性而更名為《九十年代》,內容與編輯群俱未更動,因此本雜誌之發行期數仍與《七十年代》合計,從第172期起算。
王敬義、許行、司馬長風、胡菊人等1971年於香港發行的刊物。命名為《南北極》,表示刊物不走極端,是依照「實際、理性、自由、進取」的香港精神來立論和辦事,代表刊物屬於香港,也屬於中國文化。為週刊性質,內容包括有世界一周、中國一周、香港一周、文卉、專論、專訪等,是香港非常有名的政經雜誌。至1996年止,共發行315期。
本刊內容以探討台灣為主,並強調台灣與世界之聯繫。包括下列主題,台灣社會、經濟、政治、人權、歷史和文化的論述,著重世界性的思想視野,以及亞洲研究、漢學研究或第三世界比較研究的理論;世界新思潮介紹;台灣鄉土文學和藝術;美國台灣人社會的政治活動、社團活動及移民生活的探討。
《蕃薯》雜誌所收文類繁多,非只刊登政治性文論之雜誌。發行之「台灣協志會」成立於加州南灣區,以維護發揚台灣文化及精神、促進在美國台灣同鄉之福利及友誼為宗旨,非營利性與非政治性的海外組織。《蕃薯》為組織之會刊,每年發行三期,文章從散文、評論到小品文章皆可見刊載。如在14期刊登的〈十字路口的嗚咽〉,作者黃秋琴就其於島內的所見所聞,刻畫台灣社會享樂與受苦的對照,並關注女畢業生徬徨、挫折的辛酸;〈台灣──我見、我聞、我吃〉則是鄉友回台探親的經驗記事,是以寫實的報導寫作長文;15期則有〈我所知道的台灣協志會〉一文,介紹作者所參加的社團,其他不無政治性議題,如〈中美建交與捐款救國〉、〈論台灣精神〉等文章,是相當多元而豐富的刊物。《蕃薯》雜誌共發行450份,銷於金山灣區,遍及全美國及世界各地,廣告效力大,也不時可在雜誌中看見廣告頁面。第十六期封面題為《蕃薯》。
序號 | 期刊名稱 | 卷期 | 年代 |
1 | Formosan Quarterly | 1(1)-2(2) | 1962-1963 |
2 | Ilha Formosa | 1(1)-(3) | 1963-1964 |
3 | Independent Formosa | 2(3)-(4) | 1964 |
4 | Taiwan Communiqué | 64 | 1995 |
5 | The Second Generation | 1(1)-3(1), (3/4)-(5/6) | 1986-1988 |
6 | 七十年代 | 1-6, 8-17, 19-22, 24-35, 48-84, 87, 89-92, 94-171 | 1970-1984 |
7 | 九十年代 | 172-300, 特集 | 1984-1989 |
8 | 中國人(The Chinese) | 4 | 1979 |
9 | 中國人月刊(China Monthly) | 2(2)-(4), (8) | 1980 |
10 | 火燒島 | 1-5 | 1982-1984 |
11 | 北加州台灣社區聯合通訊 | 1(3) | 1989 |
12 | 半屏山 | 1, 3 | 1981-1982 |
13 | 民主消息 | 3 | 1981 |
14 | 台獨月刊 | 1-69, 71-112 | 1972-1981 |
15 | 台獨季刊 | 1-8 | 1982-1983 |
16 | 台灣人民 | 1-10 | 1972-1975 |
17 | 台灣天地 | 1-15 | 1985-1987 |
18 | 台灣文化 | 1-16, 18-19 | 1985-1988 |
19 | 台灣文摘 | 13, 17-30, 34-35, 38-48, 54-55, 57-63, 65, 79-82, 87, 92 | 1985-1988 |
20 | 台灣世紀 | 1 | 1996 |
21 | 台灣同學 | 1-2 | 1987 |
22 | 台灣季刊 | 1-4 | 1975-1978 |
23 | 台灣思潮 | 1-8 | 1981-1984 |
24 | 台灣革命 | 1-5 | 1975-1976 |
25 | 台灣時代 | 1-13 | 1977-1983 |
26 | 台灣新社會 | 1-40 | 1985-1989 |
27 | 台灣解放 | 1-2 | 1987 |
28 | 台灣與世界月刊 | 1, 3-9, 11-27, 29, 31, 33-42 | 1983-1987 |
29 | 台灣學生(報紙) | 21-22, 24, 26-47 | 1983-1988 |
30 | 台灣學生(雜誌) | 1-4,11-16, 25 | 1989-1994 |
31 | 台灣學生報 | 1-12 | 1983-1987 |
32 | 台灣學術研究會誌 | 1-4, 6-7 | 1986-1994 |
33 | 台灣雜誌 | 18, 20-21 | 1982 |
34 | 台湾-その現在と将来 | 3-4 | 1965 |
35 | 台湾大眾 | 1-23 | 1982-1988 |
36 | 民主台灣 | 19-21, 33-37, 39-41 | 1984-1987 |
37 | 自由人 | 37, 54 | 1980 |
38 | 波士頓通訊 | 63, 97-109, 111-144 | 1977-1983 |
39 | 芝城政論 | 1-5 | 1985-1986 |
40 | 南北極月刊 | 1-11, 14-29, 32-43, 76, 78-83, 85-92, 94-129, 131-137, 139-276, 278-315, 特刊 | 1971-1996 |
41 | 美南通訊 | 革新第1期 | 1981 |
42 | 美麗島週報 | 1-4, 6-17, 19-47, 50-169 | 1980-1983 |
43 | 海外政論 | 1-16 | 1981-1984 |
44 | 草地人 | 1-10, 12-17 | 1975-1978 |
45 | 望春風月刊 | 22, 27, 30-31, 34-35, 43-46, 48-97, 100-136 | 1971-1980 |
46 | 野草 | 24 | 1974 |
47 | 景福醫外訊 | 1-2 | 1991-1992 |
48 | 華府論壇 | 29-36 | 1979-1979 |
49 | 鄉訊(Wisconsin) | 30, 32, 34-35, 38, 40 | 1980 |
50 | 鄉訊(歐洲) | 1-136 | 1971-1983 |
51 | 新土 | 1, 9, 14-15, 18-20, 22-30, 32-37 | 1979-1980 |
52 | 蕃薯仔叢書 | 1-4 | 1981 |
53 | 団結こそわれらの急務 | 1 | 1967 |
54 | 獨立台灣 | 1-64, 67-70, 87, 89 | 1967-1976 |
55 | 台灣青年 | 1-500 | 1960-2002 |
56 | 台聲(北京) | 1983(1)-(2),(4),(6), 1984(2)-(6), 1985(2)-(4), 1985(2)-(4),(6), 1986(1)-(5),(7),(9),(10),(12), 1987(1),(4),(7),(10), 1988(2)-(3),(5/6),(8),(12), 1989(1), 1990(6)-(7) | 1983-1990 |
57 | 台湾 | 創刊號 | 1967 |
58 | 台風 | 1-12 | 1977 |
59 | 台聲(美國) | 8-12 | 1976 |
60 | 快訊(台灣多數人政治促進會) | 5-12, 17, 21, 25, 29, 33 | 1979-1980 |
61 | 休士頓鄉訊 | 1975(8)-(10), 1978(1),(3),(8),(11), 1979(4),(12), 1981(4),(6), 1982(4),(8),(10), 1983(11), 1984(3),(5),(9)-(10), 1985(3),(5),(7), 1986(3),(5),(8),(12) | 1975-1986 |
62 | 東風(華大中國同學會) | 1974(12), 1975(2) | 1974-1975 |
63 | 東風(東風雜誌社) | 8 | 1975 |
64 | 亭仔腳 | 4 | 1978 |
65 | 建台 | 12 | 1972 |
66 | 浩氣 | 1 | 1978 |
67 | 蕃薯 | 12, 14-16 | 1978-1979 |
68 | 鄉訊(西北區台灣同鄉會) | 1-2;第4期更改刊名為亭仔腳 | 1976 |
69 | 鄉訊(Ann Arbor) | 39, 45, 46, 48 | 1978-1979 |
70 | 鄉親 | 35, 39, 44-46, 48-49, 59, 65 | 1976-1979 |
71 | 愛鄉 | 10, 15-19, 22, 25-26, 28, 30-33, 35, 43 | 1976-1979 |
72 | 懷念台灣 | 1977(3),(5),(11), 1979(1) | 1977-1979 |
73 | 台灣百合論壇 | 2-5 | 1995-1996 |
74 | 出頭天 | 2 | 1973 |
75 | 高山青 | 2, 6-7 | 1977-1978 |
76 | 自由評論 | 6 | 1975 |
76 | 吶喊 | 1 | 1970 |
77 | 富堡之聲 | 1 | 1978 |
78 | 石溪台灣人 | 1974(12), 1975(5),(7), 1976(1)-(2) | 1974-1976 |
79 | 波士頓台灣同鄉會會刊 | 1978 | 1978 |
80 | 全美台灣同鄉會會刊 | 2 | 1971 |
81 | 台灣人權協會會刊 | 4 | 1978 |
82 | 美麗島 FORMOSA DIGEST | 1 | 1979 |
83 | 台灣人權促進會會訊 | 4-7 | 1985-1987 |
84 | 全美台灣同鄉會會訊 | 1, 3 | 1989 |
85 | 台灣公論 | 16 | |
86 | 鄉訊(Buffalo) | 8, 14 | 1977-1979 |
87 | 鄉訊(Great Hartford) | Summer1981 | 1981 |
88 | 洛台鄉訊 | 4-5 | 1977 |
89 | 紐約同鄉會訊 | 1978(3) | 1978 |
90 | 玉山 | 1-4 | 1978 |
91 | 西北雨 | 4-6 | 1978-1980 |
92 | 波士頓台灣同鄉會會刊 | 3-4 | 1977 |
93 | 圓環 | 1977 | 1977 |
94 | 解放月報 | 29 | 1989 |
95 | 潮流 | 1-24,26-31 | |
96 | 學生論壇報(德拉威地區) | 1-24 | 1982 |
97 | 釣魚台快訊 | 53-54, 58, 68, 88-94, 96-108, 111-116, 118-131, 133-134, 136, 139-140, 146, 148-150 | 1972-1976 |
98 | 水牛 | 31-34, 38-48, 50-52, 54-58, 60 | 1974-1976 |
99 | 中報月刊 | 47 | 1983 |
100 | 台灣通訊 | 1-8, 11-13, 15 | 1979-1980 |
101 | 田納西台灣人權會刊 | 6 | 1982 |
102 | 海外台湾基督徒联合通訊 | 56 | |
103 | 台灣人權會通訊 | 11 | 1980 |
104 | 人權通訊(匹茲堡) | 1980(4) | 1980 |
105 | 人權通訊(聖路易) | 1-2, 4 | 1977-1978 |
106 | 人權通訊 | 1 | 1977 |
107 | Our Voices | 1980(4) | 1980 |
108 | 水牛城台灣人權協會通訊 | 1-4, 6-8 | 1977-1979 |
109 | 台美基金會刊季刊 | 1986(6) | 1986 |
110 | 水牛城點滴 | 1979 | |
111 | Polemics | ||
112 | 北美洲台灣婦女聯誼會通訊 | 7, 9, 12 | 1992-1995 |
113 | 聯合鄉訊 | 1, 3-5, 7-20, 22-23, 25-27, 29, 31, 34-35 | 1987-1990 |
114 | 鄉訊(辛辛那提) | 1978(3) | 1978 |
115 | 鄉訊(東田納西) | 10-11 | 1980 |
116 | 鄉訊(芝加哥) | 17, 21, 37-38, 46, 51 | 1974-1979 |
117 | 鄉訊(南加州) | 1984(2) | 1984 |
118 | 鄉訊(聖路易) | 4,7 | 1977-1978 |
119 | 鄉訊(Austin) | 1 | 1986 |
120 | 鄉訊(Columbus) | 5(1)-(2),(4)-(6),(8),6(1)-(2),(4)-(10),7(3),(7),(8),14(7) | 1977-1986 |
121 | 鄉訊(Milwaukee) | 1 | 1979 |
122 | 北回歸線 | 1-4 | 1983 |
123 | 鄉音 | 1 | 1980 |
124 | 鄉訊(UT Austin) | 8 | 1978 |
125 | The Letter on Taiwan | 3 | 1980 |
127 | 星火 | 12 | 1975 |
128 | 全美台灣人權委員會會刊 | 1 | 19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