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輯簡述:
在「振興地方文化」的風潮中, 《民俗臺灣》推出的士林特輯受到好評,因而再推出以臺南的史地與民俗為中心的臺南特輯。 〈臺南小史〉簡述史前文化時代至日治時代臺南地方的發展史,並指出追溯臺南街市歷史時,必須注意臺南西面海邊的陸化現象:康熙時尚停泊大帆船的港口,到光緒時已滄海變桑田,成為陸地,臺南街市因而向西發展。楊雲萍〈 「臺南古蹟志」に就いて〉概述一九二四年四至十月連雅堂在《臺灣詩薈》連載的〈台南古蹟志〉一文,其中提及眾多的臺南古蹟名勝如下:大井、赤崁城、赤崁樓、荷蘭井、天池井、林投井、烏鬼埕、承天舊署、桔柣門、國姓港、一元子園亭、馬兵營、北園、陳蔡二姬墓、兩公子墓、監國墓、五妃墓、檨林、禾 港、開山宮、東寧總制府、鄭氏家廟、四合亭、夢蝶園、陳氏園、閒散石虎之墓、彌陀寺、秀峰塔、斐亭、澄台、宜亭、禔室、半月樓、浮瓠草堂、奎樓、南社、榕壇、萬卷堂、聚星亭、一峰亭、飛來峰、宜秋山館等,同時舉出連氏的相關詩作以見出他對故鄉與歷史的眷愛。 〈臺南の音樂〉說明台南的祭孔、媽祖遊行、演戲、慶弔、日常娛樂等場合所出現的民間音樂或歌唱、戲劇。 〈臺南の石敢當〉介紹石敢當的形式、安置的地點與規則,再依據古籍記載,考察石敢當的由來與意義;文中尚列出當時(一九四二年)台南可見的五處石敢當,分別在東門町、錦町、本町、福住町等地。 〈臺南の招牌〉以臺南舊街(元會境、金葫蘆街、嶺前街、嶺後街、草花街等區域)商舖老店的招牌為主題,描述膏藥店、打銀店、打鐵店、茶莊、醬油店招牌或商標的特殊外型與文字,為這些在當時行將消失而今已無處得見的古老招牌,留下珍貴的文字紀錄。〈台灣民俗圖繪(十):赤崁樓〉的版畫,取材自立石鐵臣在臺南所繪寫生。〈臺南の風物〉由渡邊秀雄攝影、國分直一解說、松山虔三編輯,刊載的照片主題豐富,包括大東門、孔子廟、太平教會堂、 岳帝廟街等臺南名勝和市街,此外,郊區的運河、魚塭、台地風景及生活其間的庶民,也一一入鏡。
台南特輯(第二卷第五號,通卷第十一號,昭和 17.05.15)篇目一覽:
作者 | 篇名 | 頁數 |
國分直一 | 〈臺南小史〉 | 16~19 |
楊雲萍 | 〈「臺南古蹟志」に就いて〉 | 20~22 |
朱鋒 | 〈臺南年中行事記(上)〉 | 24~28 |
立石鐵臣 | 〈台灣民俗圖繪(十):赤崁樓〉 | 30 |
渡邊秀雄攝影,國分直一解說,松山虔三編輯 | 〈臺南の風物〉 | 32 |
陳保宗 | 〈臺南の音樂〉 | 36~42 |
石陽睢 | 〈臺南の石敢當〉 | 43 |
淵田五郎 | 〈臺南の招牌〉 | 44~47 |
渡邊秀雄 | 〈臺南と民俗寫真〉 | 44~47 |
吳尊賢 | 〈民俗採訪:北門郡地方に於ける俗信〉 | 60~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