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介紹 池田敏雄

池田敏雄(1916~1981),民俗研究者、編輯,西元1916年(大正 5 年)8月 6 日生於日本島根縣簸川郡莊原村。父親池田朝,舊姓山崎,後來成為池田家的養子。外祖父擔任銀行的分行長,是一名具有漢學素養並關心西洋文化的讀書人,池田敏雄的幼年便在外祖父的疼愛之下,備受薰陶。1923 年,池田朝接受遠親庄司家的幫助,在臺北市水道課謀得工作,因此舉家遷居臺北東門町,池田敏雄也轉學至臺北市旭小學校就讀。1929 年,進入臺北第一師範學校,因為仰慕明治時代名詩人石川啄木而創作短歌、發行同人誌《原生林》。

1935 年,十九歲的池田敏雄完成學業,任教於龍山公學校,是一名熱心教學、甚至自費購買圖書以鼓勵學生向學的好老師。兩年後,讓學生以「生活週遭」為題材練習作文時,讀到班上學生黃鳳姿描寫臺灣冬至習俗的文章〈湯圓〉,大為讚賞,這對正開始著手進行臺灣民間故事和童謠採集活動的池田敏雄而言,可說是一次與臺灣民俗令人振奮的相遇;其後,經由黃鳳姿家人的引介與協助,池田敏雄順利在艋舺地區從事多次民俗採訪。1939 年,西川滿創刊《臺灣風土記》,池田敏雄協助相關編務,也在創刊號中發表他關於臺灣民俗的首篇文章〈臺灣挑燈考〉,同時,黃鳳姿的〈湯圓〉一文也登載其中。教學之餘,池田敏雄經常在《日本讀書新聞》、《臺灣日日新報》、《臺灣新民報》等報刊上發表書評,並加入「臺灣詩人協會」、「臺灣文藝家協會」,協助西川滿編輯《文藝臺灣》,也因此結識張文環等臺籍作家。1940年3月,五年的教學義務期滿,池田敏雄離開龍山公學校,擔任臺灣總督府情報部囑託(相當於公關文宣部門的約聘雇員),負責處理情報部相關的編輯事務。同年5 月,與黃得時合編的〈臺灣的文學書目〉刊載於《愛書》第十四集,分別介紹日治之前的單行本、日治時期的單行本與雜誌,首開整理臺灣文學書籍之先。

1940年 7 月 10 日,《民俗臺灣》問世,金關丈夫、池田敏雄一同主導雜誌的企劃和編輯,是《民俗臺灣》的靈魂人物;畫家立石鐵臣、攝影家松山虔三等友人亦共襄盛舉,成就了《民俗臺灣》獨樹一格、美感與深度兼具的美術設計。編輯《民俗臺灣》期間,池田敏雄經常為雜誌舉行名為「民俗採集旅行」的田野調查,也負責編寫「民俗採訪」專欄,撰寫大量有關臺灣民俗的文章。根據池田敏雄之女池田麻奈統計,池田敏雄在《民俗臺灣》使用的筆名多達三十個以上,諸如牽牛子、吳氏嫦娥、黃氏瓊華、朱氏櫻子、徐氏碧玉、陳氏照子、孟甲生、森元淳子、游氏阿蘭、賴氏金花、李氏杏花、林氏幸子、盧氏品、池田生、艋甲生、一編集員、編集子、黃鷄、謝必安、祝英臺近、青山樓、東門生、呂蒙正、I、T‧I、T‧K‧I等等。1942 年 5 月,池田敏雄、西川滿合著的《華麗島民話集》由日孝山房出版。此後,池田敏雄更將為數眾多的臺灣民俗專文結集為《臺灣的家庭生活》一書(東都書籍臺北支店出版),由立石鐵臣協助校對、撰寫後記、提供圖繪,故而使此書仍能在池田從軍後的 1944 年 8月 1 日面世。1944 年 7 月,池田敏雄收到徵召令而入伍,此後《民俗臺灣》的編務轉由金關丈夫、立石鐵臣負責,直到1945 年 1 月停刊為止。

1945 年 8 月,池田敏雄所在的部隊尚未真正執行戰鬥任務,日本就宣布戰敗了。9 月,池田敏雄回到臺北,曾與金關丈夫、立石鐵臣為了圖謀《民俗臺灣》的續刊而再度聚首。為了糊口,池田敏雄在東都書籍臺北支店及臺灣三省堂出版社從事編輯工作。由於當時社會上亟需與中國相關的知識,池田敏雄先後企劃發行了《新生活綱要》、《孫中山先生傳》、《初級華語會話》、《北京語讀本》等書籍。1946 年 3 月,雖然家人返回日本,但一心想繼續從事臺灣民俗研究的池田敏雄獨自留在臺灣,接受臺灣省宣傳委員會的留用。戰後初期,池田敏雄與同樣留用在臺北的日籍友人時相往來,和森於菟、金關丈夫、矢野峰人、國分直一、立石鐵臣、早阪一郎、松山虔三等人編寫限定於同人之間流傳的雜誌,進行學術交流。1946年10月,池田敏雄任職於臺灣省編譯館臺灣研究組,當時的館長是許壽裳,臺灣研究組組長是楊雲萍,同事間同為留用日人的則有臺北帝大語言學教授淺井惠倫、臺北師範學校教授國分直一。於臺灣省編譯館工作期間,池田敏雄完成臺灣本島人生產及育嬰習俗的整理和研究,由於時勢動盪,研究成果遲至 1950 年才正式發表在日本民族學協會刊物《民族學研究》的「臺灣特集號」。1947 年 1 月,在矢野峰人夫婦、金關丈夫夫婦、國分直一等友人的見證下,池田敏雄與黃鳳姿結為連理。1947 年 5 月,受二二八事件的餘波影響,池田敏雄帶著新婚妻子返回故鄉日本島根縣。

1948 年 5 月,池田敏雄進入島根新聞社。1950 年 9 月,編輯並發行民俗藝術雜誌《風土》,該誌第一冊為「小泉八雲紀念號」。1954 年 9 月,前往東京,經由岡田謙、江上波夫、中村哲等人的介紹,進入被譽為「出版界的名門」的平凡社擔任民俗學與民族學部門的編輯,參與該社最馳名的《世界百科大事典》之編修、《太陽》雜誌的創刊等工作,並企劃《紅頭嶼‧海的高砂族》、《東洋文庫》系列、《民俗資料叢書》(全十六冊)、《中國古典文學大系》(全六十卷)、《沖繩文化論叢》(全五卷)等書籍的出版。1968年2月,國分直一、池田敏雄、大林太良等人主持的「金關丈夫博士古稀紀念委員會」推出了紀念論文集《日本民族與南方文化》,極獲學界好評。此書由平凡社出版,池田敏雄的〈臺灣人的誕生禮儀〉一文亦收入其中。池田敏雄以深厚的學養、豐富的編輯經驗及優異的企劃能力,歷任公司內的編輯部第一部門主任、第一編輯部次長、雜誌編輯部次長、編輯第三課長、編輯局次長、編輯局書籍部部長等要職,資歷完整,貢獻卓著。1976年12月,由平凡社退休,兼任該社顧問。池田敏雄退休後旋即展開臺灣旅行,拜訪許多舊友及其遺族,前後共三次,各為期一個月,洪茂榕〈池田敏雄戰後的訪臺〉一文清楚記錄了這幾次旅行的經過。1981 年 3 月 31 日池田敏雄逝世,享壽六十六歲。1982 年 4 月 18 日,《民俗臺灣》的眾多臺籍同人假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召開「池田敏雄先生逝世一週年追思紀念座談會」,黃鳳姿、黃得時、楊雲萍、顏水龍、戴炎輝、吳尊賢、曹永和、龍瑛宗、巫永福、郭水潭、三島格、洪茂榕等人齊聚一堂,追憶《民俗臺灣》的種種,並肯定池田敏雄畢生對該刊以及對臺灣民俗研究的高度貢獻。相關的紀念特輯則見於《臺灣風物》、《臺灣文學評論》以及日本的《臺灣近現代史研究》。

池田敏雄生平年表

西元紀年生平紀要
1916.08.06出生於日本島根縣
1923舉家遷居臺北
1929進入臺北第一師範學校,創作短歌、發行同人誌《原生林》
1935畢業,任教於龍山公學校
1937在艋舺地區及臺灣各地進行民俗採訪,並蒐集民間故事與童謠資料
1939協助西川滿編輯雜誌《臺灣風土記》
1940.03擔任臺灣總督府情報部囑託
1940.07.10與金關丈夫等人創刊《民俗臺灣》雜誌
1942.05與西川滿合著的《華麗島民話集》由日孝山房出版
1944.08.01《臺灣的家庭生活》由東都書籍臺北支店出版
1944.07入伍,《民俗臺灣》轉由金關丈夫、立石鐵臣編輯,直到 1945年 1 月停刊為止
1946.03留用於臺灣省宣傳委員會
1946.10轉任臺灣省編譯館臺灣研究組,與許壽裳、楊雲萍、淺井惠倫、國分直一成為同事
1947.01與黃鳳姿結婚
1947.05返回故鄉日本島根縣
1948.05進入島根新聞社工作
1950.09編輯並發行民俗藝術雜誌《風土》
1954.09進入平凡社擔任民俗學與民族學部門的編輯
1976.12由平凡社退休,兼任該社顧問
1981.03.31逝世,享壽六十六歲

參考資料:

  • 臺灣近現代史研究會編,〈池田敏雄氏年譜〉,《臺灣近現代史研究‧池田敏雄氏追悼記念特集》 (東京:臺灣近現代史研究會、綠蔭書房,1982),頁169~177。
  • 臺灣近現代史研究會編,池田鳳姿校訂,〈池田敏雄年譜〉,《池田敏雄臺灣民俗著作集 下卷》(東京:綠蔭書房,2003),頁 649~657。
  • 國分直一,〈池田敏雄氏回想〉,《臺灣近現代史研究‧池田敏雄氏追悼記念特集》(東京:臺灣近現代史研究會、綠蔭書房,1982),頁 15~18。
  • 池田敏雄,〈植民地下臺湾の民俗雑誌〉,《臺灣近現代史研究‧池田敏雄氏追悼記念特集》(東京:臺灣近現代史研究會、綠蔭書房,1982),頁121~151。
  • 立石鐵臣,〈後記〉,《臺灣の家庭生活》 (原臺北:東都書籍株式會社臺北支店,1944;復刻本東京:大空社,2002),頁 419~421。
  • 戴文鋒,〈日治晚期的民俗議題與臺灣民俗學──以《民俗臺灣》為分析場域〉,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1999.06。
  • 王紹宗,〈臺灣民俗學之父──池田敏雄先生逝世一週年追思紀念座談會實錄〉,《臺灣文學評論》第五卷第二期,頁 19~27。